真实体察AI时代教育:置身西交利物浦穿越到未来学校
AI时代,教育的未来何去何从?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们或许已经窥见了技术革命浪潮下教育的未来图景与前行路径。多项行业最新成果亮相,正在推动重塑未来学习新生态,也直指教育行业AI赋能智能终端的产业革新。


你是否想过,当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甚至能写诗、作曲、画画,我们还能做什么?当知识获取变得比刷短视频还容易,学校和老师的意义又在哪里?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AI时代正向我们发出的灵魂拷问。
AI新考题:当知识不再稀缺

“知识不再是稀缺产品!”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文教授在最近一次光谷康桥分享会上开宗明义地谈道。当AI大模型的研究突飞猛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如“老师讲、学生记、背考”,已无法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如果教育仍沿用旧有方式,将可能辜负学生的未来。”

- 王文教授在光谷康桥分享会上聊“面向未来的教育”
那么,AI时代真正需要的人才究竟具备哪些特质?未来的高中和大学将聚焦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王院长特别提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学习罗盘2030”,它描绘了一个未来人才的画像,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未来教育的重心绝不再是填鸭式塞给孩子基础知识和概念,而是要培养他们把知识“吃透”、创新并应用,最终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各类复杂问题。这要求孩子们不仅要有主动探索和思考的“好奇心”,更要有寻找、辨别和运用知识的“真本事”。

- OECD学习者罗盘核心要素
这些深刻洞察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正是光谷康桥始终积极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自去年12月,光谷康桥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式启动联合培养项目,正是基于双方对AI时代未来教育的共同理念和愿景。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高稳定高确定的成长选择。作为国际化高中和中外合作大学,两所学校秉持着高度契合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理解力、专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公民。
告别死记硬背的沉浸体验

今年暑期,一群光谷康桥的准高中生们就先行一步,亲身前往西交利物浦大学体验为期一周的未来教育实践挑战,提前感受了一把未来式大学的“硬核”魅力。




这场7天的实践挑战,采用“思维启航——项目探索——反思提升”的递进式培养模式,构建了从基础技能到复杂问题解决,再到学术思维升华的完整成长链路。正如王教授所说,“本次研学以研究导向型学习贯穿始终——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真实的项目进行搜集资料,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在大学里,他们告别了传统课堂的“听讲模式”,全身心投入到一场场“探索闯关”中,每一天都充实而富有启发:


这些丰富的实践环节,不是简单的“玩乐”或“体验”,而是我们倡导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精髓,旨在培养学生们面向未来的核心综合能力。在这些“知行合一有学有术”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创新实践、解决问题、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逻辑整合等多方面素养。
参与其中的同学们有的惊叹:“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实验室里,我第一次亲手操作了那么多先进设备,那种从书本到实践的震撼,让我瞬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的总结:“这次西浦行,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清晰的预演,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这些软实力在未来简直太重要了!”
在最后一天的小组汇报上,项目指导老师赞叹:“你们的逻辑和整合能力比结果更牛!”这正是对同学们成长最好的肯定。看着视频里自己从最初的迷茫到敢于尝试、勇于表达,将想法付诸行动的蜕变——这种在挑战中磨砺出的成长,远比任何一张结业证书更珍贵。


AI的浪潮奔涌向前,未来已来,教育的底盘逻辑已经改变,航向也必须随之而调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坚韧不拔的品格、终身学习的习惯和世界公民的胸怀,赋予孩子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十足底气。
往期推荐





光谷康桥高级中学欢迎优秀的你!有意向报考的学生家长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咨询电话
(027)8136 0499
(027)8793 8308
(027)6349 6755
